粵辭林
關於你嘅查詢:,我哋搵到122筆資料。
我們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稱包括本身在內的若干人。也作「我每」。
出處
《紅樓夢》第四三回
我們不敢和老太太並肩,自然矮一等。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六回
我們豁去虛文,且談談正事。
為我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一種個人主義學說,戰國楊朱主此。
出處
《孟子.盡心上》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唯我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只有我、只以自我為觀點。
唯我論
出處
《左傳.僖公七年》
唯我知女,女專利而不厭,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元曲選.連環計.第一折》
孤家看來,朝裡朝外,唯我獨尊,若要舉事之時,那一個敢道個不字兒。
無我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佛教用語。沒有私見的意思。謂所有的存在現象,都沒有一個恆常不變、自我主宰的實體。
出處
《大智度論》卷一
一切有為法無常、苦、無我。
宰我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宰予的別名。參見「宰予」條。
超我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此名詞出自於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論,他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及超我所構成。超我屬於理想的我,反映的是個人所內化的價值觀與理想,會約束個體行為要遵循道德原則,違背時則會產生罪惡感。
故我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舊日的我。也作「故吾」。
依然故我
我輩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我們,特指某一志趣相投的群體。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
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
《文明小史》第二三回
人家尊重學生,原為他是曉得自治;將來有些事業全靠我輩,何等價值。
我軍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我方的軍隊。
出處
《文選.王粲.從軍詩五首之四》
逍遙河堤上,左右望我軍。
我倆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我們兩個人。
我倆從小學到高中都同班,情逾姊妹。
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
昨日聽見這個信兒,就把我倆樂的百嗎兒似的。
本網站廣東話讀音等使用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嘅粵語審音配詞字庫資料,其收錄典籍包括 《粵音韻彙》(重排本)(黃錫凌,1991)、 《李氏中文字典》(第二版)(李卓敏編纂,1989)、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周無忌、饒秉才,1988)、 《粵音正讀字彙》(第二版)(何文匯、朱國藩編著,2001)、 《新校互註宋本廣韻》(余迺永校註,1993)、 《集韻》(丁度等編,1985)、 《康熙字典》(張玉書等編纂)、 《大漢和辭典》(諸橋轍次著,1955-60)、 《辭源》(廣東、廣西、湖南,商務印書館,1987)、 《漢語大字典》三卷本(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1995)、 《粵語拼音字表》(香港語言學學會,1997)、 《國際標準漢字大字典》(藍德康編著,1998)、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上版(中華民國教育部編)。
本網站廣東話讀音等使用《粵音資料集叢》資料,其收錄典籍包括 《初學粵音切要》(1855)、 《英華分韻撮要》(1856)、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1914)、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1916)、 《民眾識字粵語拼音字彙》(1931)、 《中華新字典》(1937)、 《道漢字音》(1939)、 《粵音韻彙》(1941)、 《道字典》(1941)、 《廣州音字彙》(1962)、 《部身字典》檢字表(1967)、 《同音字彙》(1971)、 《粵語同音字典》初版(1974)、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排印本(1996)、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1988)、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1992)、 《常用字廣州話異讀分類整理(1994)》 《廣州話正音字典》(2004)。
本網站嘅廣東話詞彙定義等使用《粵典》粵語辭典計劃資料,以《粵典》開放資料授權協議授權下轉載。特別鳴謝:香港粵語語料庫、香港大學語言學系、林璃蝶女士、劉擇明博士、Can Cheng、昭源字體。

本網站嘅普通話詞彙定義等使用臺灣教育部嘅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資料, 以「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台灣」共享創意特許條款授權下轉載。

本網站嘅廣東話發音使用黄冠能資料,以「GNU通用公眾特許條款」授權下轉載。

本網站例句等使用香港粵語語料庫資料, 以共享創意特許條款之「姓名標示4.0國際」授權下轉載。